欢迎来到微同城信息网!
loading
免费发布信息
·徐州 [切换]
    徐州微同城信息网 > 徐州热点资讯 > 徐州信息港爆料 >  《睡美人》一开始不是写给儿童的

    《睡美人》一开始不是写给儿童的

    时间:2019-04-27 12:12:39  编辑:  来源:微同城信息网  浏览:2361次   【】【】【网站投稿

    《皇帝的新装》和《睡美人》,一开始不是写给儿童的

    如果简单用“好”与“不好”来判断《海的女儿》,似乎略显武断。

    当周亚丽跟儿子龙龙讲《海的女儿》时,他的反应是:“我看过的《海的女儿》有两个结尾,一个结尾是小美人鱼跟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;还有一个结尾是小美人鱼回到大海里跟姐姐们在一起。”周亚丽意识到:“我们今天对经典童话故事真的做了很多版本的改写。”

    这给了我们另外一个思考路径,那就是历史的维度。常常用“很久很久以前”开头的童话,一直是今天的模样么?第一个“童话”是如何产生的?它的意义和初衷究竟是什么?

    “王子走近沉睡的公主。她躺卧在织锦高台天鹅绒的王座上。他叫唤她,但她似乎并无知觉,好像陷入昏迷。他端详着她迷人的美貌,忽然感到热血沸腾,血脉贲张。王子于是将她抱起,带她来到床边,趁她沉睡时,他在床上首次尝到爱情甜美的果实。他完事后便离开了公主,回到自己的王国,在繁重国事中不再想起这段插曲。”

    这样的桥段是不是很熟悉?是不是很像我们耳熟能详的《睡美人》?这是雪登·凯许登在《巫婆一定得死:童话如何形塑我们的性格》中的一段文字,它出现在1634年意大利吉姆巴地斯达·巴西耳著名的《五日谈》里。

    “一天,三个骗子走到国王跟前,自我介绍说他们都是织造呢绒的能工巧匠,其中一个更直截了当地说,只要是婚生子女,都能看见他们织的呢绒,但若是非婚生子女,那就永远也看不见他们手艺的结晶。国王一听,不禁大喜……他下令把三位工匠安置在一座宫殿里,并在那里织造呢绒……国王先后派遣了他的多名贴身侍从、近臣去观看织造的进展情况,每一位回来以后,都对国王狠狠地夸奖了一番呢绒如何精美,如何漂亮……于是,国王自己亲自去观看这了不起的织物,可是不幸的国王什么也看不见,他吓出了一身冷汗,唯恐被人发现这个事实,从而失去自己拥有的王位。国王便更加卖力地夸赞起来。于是,这三个骗子用那种所谓的神奇布料为国王做了一身"新装",当然,这美丽的"新衣"没有一个人能够看得到,包括国王自己在内。可是人人都不愿承认自己看不到的事实……”

    这个故事是不是同样很熟悉?这个故事还不叫作《皇帝的新装》,这是14世纪西班牙散文家堂胡安·曼努埃尔的代表作《卢卡诺伯爵》中的一个故事。

    “在原初面貌里,童话一开始并不是为专门为儿童所讲述、所创作的故事。”李慧在博士论文《童话论》中写道:“民俗学家已经通过严密的研究发现,民间童话/民间故事(folklore)诞生之初,其目的并非为了儿童的娱乐,更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教育。口头民间故事最早出现的时候,基本上是在成人间讲述,而当口传文学被记录下来,开始成为书面的民间童话之时,这些童话故事也依旧不是写给儿童的。”

    实际上,“早在格林兄弟的时代之前,儿童文学几乎不存在,也没有所谓的儿童,至少不像我们今天所想的那样。历史学者亚力士(PhilippeAries)指出,所谓儿童期和青春期是人类历史上最近才出现的。几世纪以前儿童往往夭折,因此除非他们证明自己有生存的能力,否则鲜少有人会关注他们。一旦有生存能力,他们便立即被视为成人。贵族的"儿童"穿着像个小大人,燕尾服、撒香粉的假发、调整身材的紧身束腹……”美国作家凯瑟琳·奥兰丝汀在《百变小红帽:一则童话三百年的演变》一书中写道。

    尼尔·波兹曼在《童年的消逝》中说道:“也正因为如此,所以像儿童文学这样的东西当时并不存在。其实,在文学作品里"儿童"的主要角色是死亡,通常是淹死、窒息而死或遭遗弃……总而言之,在中世纪,童年的概念是看不见、摸不着的。”

    服务时间:09:00-21:00